-
西安鋼材市場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最有效的本事就是贏得信譽2013年,河北鋼鐵集團邯鋼煉鐵部努力追求經濟冶煉,走出一條低耗穩(wěn)產降成本之路。2013年,煉鐵部生鐵產量較2012年增加5%,燃料比下降3.5%,爐料成本降低2.2億元,動能及備件輔料費用降低0.8億元,全年降本增效達到3億元。
“經濟冶煉最大的意義遠不止于取得降本增效成績,而是通過倡導經濟冶煉,提高了管理創(chuàng)新能力,利用管理創(chuàng)新帶動了制度優(yōu)化、操作創(chuàng)新等方面,更加鼓舞了2014年廣大干部職工的信心和干勁!”煉鐵部部長盧建光面對記者采訪時如是說。
布好一個子,走活一盤棋
盧建光,內蒙古科技大學(包頭鋼鐵學院前身)冶金專業(yè)畢業(yè)的高材生,在煉鐵工序摸爬滾打了整整20年,靠著勤勞與聰慧,練就了一身精湛的煉鐵技術和獨具匠心的管理才能。按照工作要求,2013年3月7日,盧建光從邯鋼新區(qū)煉鐵廠調任邯鋼煉鐵部。隨他而來的,還有他全新的管理和操作思路。
“開放中心,穩(wěn)定邊緣”雖然已經被公認為大型高爐最合理的布料原則,但遭受長期爐況不順的3200立方米高爐操作人員,已經對這種模式產生懷疑。尤其在爐況難行的階段,布料落點究竟應該定位在哪里才最合適,誰也不敢給出準確答案。所以布料矩陣伴隨爐況波動,總是三番五次被調整,爐況很難穩(wěn)定。
“一定要堅持。”面對困難,對大型高爐布料制度有著深入研究的盧建光自己給自己鼓勁,重新調整了高爐操作思路:堅持“開放中心,穩(wěn)定邊緣”的原則,定位好合理的布料矩陣后,堅持不改變。
在高爐車間會議室內,改變布料矩陣不再是爐況分析的討論內容。技術人員開始更多地關注焦炭質量是否波動、燒結礦粒度是否偏碎等外圍問題。3200立方米高爐車間主任楊占海最先嘗到了新操作思路的“甜頭”:“爐內布料制度穩(wěn)定住了,爐況再出現(xiàn)波動,我們就放開目光查外圍,根據爐子反應情況,一項一項找原因,各個擊破!
這種“穩(wěn)住一頭,理順一片”的思路果然很快奏效,2013年3月中旬開始調整,4月份這座高爐日產由6700噸逐步回歸到7500噸,噸鐵焦比較一季度降低了30公斤!半S著新管理制度的進一步細化和完善,效果將更加顯著!痹摬可a技術科副科長高遠說。
布好一個子,走活一盤棋。大高爐順了,全廠的生產組織、物料分配重新建立起平衡,兩座2000立方米級高爐運行也隨之變順。全廠日產提高1200噸,直接降低固定費用1542萬元。噸鐵燃料比每降低1公斤,燃料成本可降低1.1元,煉鐵部從指標改善中降成本8035萬元。
多吃“粗糧”,實現(xiàn)結構降本
經濟冶煉是企業(yè)為降低生產成本,合理利用資源,優(yōu)化配料結構,在確保穩(wěn)定生鐵質量和產量的情況下,實現(xiàn)低成本冶煉。為了實現(xiàn)經濟冶煉目標,煉鐵部結合自身生產特點,首先從優(yōu)化爐料結構著手。
高爐冶煉,含鐵料和原燃料消耗是成本支出的大頭。優(yōu)化爐料結構,就是指在保證爐況順行的前提下,根據現(xiàn)有資源的市場價格,調整入爐含鐵料配比、原燃料質價比、混勻料結構、煙煤混噴比等,將爐料成本控制到最低,最大限度地實現(xiàn)經濟冶煉。
】